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37 学科门类:工学(08) 学科级别:一级
一、学科简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前身为矿业工程一级学科下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于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所依托的矿业工程一级学科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本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1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工程技术中心2个,实验室总面积4320平方米,实验设备总值3540万元。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与日本长崎大学、(俄)库兹巴斯国立大学、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澳大利亚CSIRO、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国际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特色鲜明的矿业安全领域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创新基地。
二、适用学科
安全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矿山灾害预测与防治;系统安全与工程技术;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地下工程安全及风险控制;安全开采决策理论及应用;
三、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国家利益;遵纪守法、情操高尚、学风端正;具有很好的协作精神。
(2)在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具备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掌握2门外语。
(3)在学术上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领域或专门技术研究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
(4)具有健康的体魄。
四、培养年限
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
博士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学期间至少应修满24学分,其中必修环节6学分。
五、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选课要求
学位课
公共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2
1
必选
基础外语
108
4
专业外语
40
第二外国语
70
任选
1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基础理论课
现代分析数学
60
专业基础理论课
高等流体力学
32
2门
现代安全科学与方法
灾害系统与灾害动力学
专业课
高等管理学
数值计算方法
灾害控制理论与技术
安全监测与检测技术
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
矿山评价理论与方法
必修
环节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学术活动(不少于10次)
论文中期研究报告
补修
课程
矿山安全技术
灾害预测与防治理论
同等学力或专业跨度较大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必须至少补修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2门。由各学院安排随硕士生听课,并参加考试,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记学分。
注: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语种者,第二外国语为必修课,且必须选修英语。
六、学位论文
具体要求参照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
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为准。